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1、以財產方式作為主要救濟手段
就廣義而言,精神損害包括賠償損失、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但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救濟方式是賠償損失即以由侵權人向受害人給付財產的基本形式,救濟受害人受到侵害的權利。對于財產的損失用賠償方法救濟,是財產救濟手段,對于非財產的精神損害用賠償方法進行救濟,仍然是財產救濟手段。
2、精神損害賠償的基本功能仍然是填補損害
精神損害賠償具有多種功能,如補償功能、懲罰功能、撫慰功能、調整功能等等,但是作為財產賠償,其基本功能必然是填補損害。就財產損失而言,賠償的目的完全著眼于填補損害。精神損失是無形損害,絕大多數的精神損害無法用財產的標準加以衡量。但是,確立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就是以財產的方式補償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損害,對受害人精神利益損失和精神痛苦的賠償,具有明確的填補損害并使該損害得到平復的功能。在這一點上,財產損害賠償與精神損害賠償雖然有所不同,但就填補損害的基本功能而言,卻是一致的。
3、我國民事立法明文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方式之一是賠償損失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的兩個條款均規定有“賠償損失”,這里的賠償損失與該法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民事責任方式中的“賠償損失”系同一概念。因此可以理解我國的賠償損失責任方式包括財產損失的賠償、人身傷害的賠償和精神損害的賠償,這樣可以構成一個邏輯分明、層次清楚的完整賠償結構。既然如此,確認我國精神損害賠償的性質是財產賠償責任,既有事實根據,又有法律根據。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在本質上是一種財產賠償責任,指的是在進行精神損害賠償時,以金錢的形式對受害人進行賠償。我國侵權責任制度包括財產損害賠償、人身損害賠償與精神損害賠償三種責任,他們在本質上都是財產賠償責任,不能將財產賠償責任與財產損害賠償予以混同。如果大家對文中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哪幾種
2021-01-30政府修路拆遷時應具備哪些拆遷手續
2020-11-11拆遷安置房和小產權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1房屋拆遷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