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條【管制刑期的計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相關規定
《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規定》(1995年2月21日)
第二條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由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負責組織實施。
第三條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進行監督管理,必須落實監督管理責任制,依法管理、文明管理。
第四條公安機關收到人民法院對罪犯作出的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的判決、裁定、決定或者監獄管理機關對罪犯批準保外就醫的決定后,應當及時組成監督考察小組,建立被監督管理罪犯檔案,并制定和落實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
第五條經公安機關批準,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的罪犯遷居時,原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向遷入地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介紹罪犯的情況,移送監督考察檔案。
第六條公安機關應當向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及時通報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情況。
第七條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工作,接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
第八條對被判處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應當指定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具體負責監督考察,罪犯居住地街道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原所在單位協助進行監督。
第九條負責監督考察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罪犯的公安機關,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的判決,向罪犯及其原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某犯罪事實、被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以及罪犯在執行期間必須遵守的規定。
第十條公安機關應當向被判處管制的罪犯宣布,在服刑期間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安部制定的有關規定;
(二)積極參加生產勞動或者工作;
(三)定期向監督考察小組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遷居或者離開所居住區域時必須經公安機關批準;
(五)遵守公安機關制定的具體監督管理措施。
第十一條被管制的罪犯需要離開所居住區域的。必須經公安機關批準,取得外出證明。到達和離開目的地時,必須向當地公安派出所報告,并由目的地公安派出所在外出證明上注明往返時間及表現情況。返回執行地時,必須立即報告并將證明交回公安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期租房戶可否申請廉租房
2020-12-21工地受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1-01-10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