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死刑緩刑會死嗎
死緩是對罪行足夠死刑者,在判處死刑的同時給與2年的緩期。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后,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后執行死刑;對于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多數國家都有將死刑減為徒刑的司法程序,但都需要在判決之后按照個案情況(例如因法庭推翻原判、或者獄中表現良好)決定。死緩則是在量刑的時候就與“立即執行”的死刑區分開來。
我國刑法第48條第1款規定:“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死緩是我國獨創的刑罰執行制度,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刑種,而是歸屬于死刑的執行制度。
一般來說,死刑者基本上沒有立即執行的,大多數都給予了緩期執行。
死刑
也稱為極刑、處決,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賦予的權力,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而遭受這種剝奪生命的刑罰方法的有關犯人通常都在當地犯了嚴重罪行。盡管這“嚴重罪行”的定義時常有爭議,但在現時保有死刑的國家中,一般來說,“蓄意殺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
緩刑
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制度形成
形成原因
新中國建立之初,形形色色的反革命破壞活動十分猖獗,斗爭形勢異常復雜。為了鞏固新生政權,進行了鎮壓反革命的運動。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首次提出對反革命分子適用死緩刑罰。毛澤東同志在1951年4月30日特意批示:“殺人不能太多,太多則喪失社會同情,也損失勞動力。……凡無血債或其他引起民憤的重大罪行,但有應殺之罪者,例如有些特務或間諜分子,有些教育界及經濟界的反革命等,可判死刑,但緩期一年或二年執行,強迫他們勞動,以觀后效”。
形成過程
1951年5月8日,毛澤東同志又親自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對犯有死罪的反革命分子應大部分采取判處死刑緩期執行政策的決定》,正式提出了“死緩”一詞。這個決定下達不久,全國公安會議在北京召開,對“死緩”進一步作出明確規定:“對那些罪該處死,但沒有血債、民憤不大者,應當采取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強迫勞動,以觀后效的政策”。
1979年制定的新中國第一部刑法典,保留了關于反革命罪的罪名,將死緩制度正式引入法典,并將死緩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反革命罪以外的其他嚴重刑事犯罪。1997年3月修訂《刑法典》,雖然取消了關于反革命罪的規定,卻將死緩制度保留了下來(只是將死緩變更的條件即執行死刑的條件,由原刑法規定的“抗拒改造,情節惡劣,查證屬實的”修改為“故意犯罪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被判處死刑緩刑的話,可能會有兩年的時間,在這兩年我們如果表現良好那么就會成為無期徒刑,所以是有機會,不判處死刑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