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權什么時候終止
按照法律規定,監護權終止的情形有:
1.被監護人獲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未成年人成年取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成年精神病人恢復健康狀態時,監護即告終止。
2.監護人或被監護人一方死亡。監護人或被監護人一方死亡的,監護關系不復繼續,當然終止。
3.監護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監護人以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為條件,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也即喪失監護能力,監護關系理當終止。
4.監護人辭去監護。監護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辭去監護。在指定監護人,辭去監護須經協商或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擅自辭去的不發生辭去效力。
5.監護人被撤銷監護資格。監護人不履行監護義務或損害被監護人利益的,經利害關系人申請,可由人民法院撤銷其監護。
二、子女監護權歸誰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三、子女監護權可以終止嗎?
享有子女監護權的人必須具有監護能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1條規定,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因此,如果享有子女監護權的父母失去了監護能力,也就是說,其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履行監護職責,那么監護權就是可以變更甚至終止的。當然,子女監護權的終止并不一定是享有子女監護權的父母不具備監護能力。
子女監護權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這涉及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監護權不僅僅是擁有權利,更意味著父母需要承擔義務和責任,如果父母不負責任,對子女造成傷害的,那么就很有可能被撤銷監護權。但是發生子女監護權糾紛的時候,尤其是被撤銷監護人資格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群里罵人可以立案嗎
2020-12-16非法行醫案件因果關系如何認定
2021-01-08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意外保險的保費如何計算
2020-11-17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