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申請指定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二、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三、指定監護的形式
根據《民通意見》第十七條的規定,“有關組織指定監護人既可以書面形式通知,又可以口頭形式通知被指定人,而無須同時通知其他當事人或其它有關組織。”這是因為:
1、根據《意見》第十九條的規定,只有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才有提起訴訟的權利,而其他當事人沒有這種權利;
2、有關組織之間都是并列關系,某一組織無須經過其他有關組織的同意,也不需要經過協商,便能作出指定的決定。這就決定了指定監護人的形式只需某一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的原則予以指定,并書面或者口頭通知被指定人即可(在實踐中還是以書面通知為妥)。
民法通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到被指定人,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不服指定的,可在接到指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被指定人未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相信大家看了小編整理的知識以后,對于指定監護人的申請和原則能夠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指定監護人的重要意義。當然,如果大家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更加復雜,大家也可以通過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收拆遷行政訴訟中如何確定被告
2020-12-08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一般偷竊請律師多少錢
2021-02-03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