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蚌埠離婚撫養費標準是多少(《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1、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數目一般可按照收入的20%-30%。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收入的50%。在這里,工資總額應包括工資、較固定的獎金等。(不能只憑工資單的數額確定總額。對于那些有虛報、瞞報,另一方可以申請法院調查,以此來確定數目。)
2、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目可依當年的收入或同行業的年平均收入,其比例同第一點相同。
3、對于存在特殊情況的:如私營企業主,子女殘疾的,應適當考慮增加或減少;應以子女的實際生活需要為準線。撫養費應由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組成。
在具體實踐中,在確定子女撫養費要從以下幾方面給予考慮:
(1)、子女實際需要;
(2)、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
(3)、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通知》第七條
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爭取子女撫養權時應該如何取證
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取證,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質、工作環境、收入狀況、居住條件、文化程度、性格修養等,通過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雙方父母基本條件的取證。孩子生活環境方面的取證。
1、雙方基本條件的取證。
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取證,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質、工作環境、收入狀況、居住條件、文化程度、性格修養等,通過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即使夫妻雙方的基本條件,如工資收入、教育程度等差異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沒有差異。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質,就在爭取孩子撫養權方面尤為重要,因為直接撫養方的思想品質,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2、雙方父母基本條件的取證。
很多時候,真正帶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別是對于學齡前兒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環境,以及長期帶孩子的父母的意見及身體情況,往往也是影響孩子撫養權的一個重要方面。
爭取子女撫養權時應該如何取證
3、孩子生活環境方面的取證。
離婚案件中孩子撫養問題的處理原則,是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雙方離婚,但有一方距離學校較近,或生活小區成熟,對孩子人學、生活最為有利,當然得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因此,這方面的取證工作也是必須的。
4、孩子的意見相當重要。
一般,法院在處理撫養問題上,會認真聽取十周歲以上孩子的意見,并做筆錄入卷。在離婚前或離婚過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隨自己生活是尤為重要的。十周歲以上的孩子一般比我們這一代人更為成熟,對于離婚的含義及后果都基本了解,雖然這樣會對其造成傷害,但這種傷害是避免不了的,使孩子由對其成長最為有利一方撫養,算是對其的補救吧。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離婚后子女撫養費的負擔】
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蚌埠離婚撫養費標準法律上是會有要求,如果一方在離婚時候沒有按照規定給撫養費,另一方完全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約定好了離婚撫養費離婚之后對方不付怎么辦,可以通過律霸網在線咨詢律師自己該怎么樣應對這類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福州律師收費標準
2021-02-19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