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罪被害人可以提出賠償嗎
詐騙案件中,如果罪犯已經被定罪(即被判刑的),被害人可以另外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罪犯退還被騙款項。在詐騙犯罪等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要求民事賠償的的方式主要有二種:
1、如果刑事案件尚未判決的,則被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賠償損失。
2、如果法院已經判決的,則被害人應該另外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二、詐騙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1、借熟人關系進行詐騙
此類騙子往往是冒名頂替或以老鄉、朋友的身份進行詐騙的。而受害人往往礙于面子或出于“哥們義氣”,也只好“束手就擒”,更有甚者,把有人尋訪看做一咱榮耀,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繼而“慷慨解囊”。
2、借中介為名進行詐騙
當前,此類詐騙案件有上升的趨勢。現在有些同學出去做兼職、家教等,就可能會遇上這種情況。而此類騙子就是利用同學急于找到好的兼職、家教的心理,以招工點、兼職家教介紹所等名義進行詐騙或利用同學們作為其兼職勞動力,從中大撈一把。
3、以特殊身份進行詐騙
此類騙子多以社會上的“能人、名流”的名義進行詐騙,如謊稱自己是導演、公安人員、商人、氣功大師等,抬高自己身價,對找工作等難辦的事表示“完全有能力”解決。這類詐騙手段較為單一,較易識破。
4、以遇到某種禍害急需別人幫助的身份進行詐騙,從目前來看此類騙子多以走失的或財物丟失的學生、災區群眾、落難者等名義進行詐騙。事實上,這種詐騙手段大都比較原始,大家稍加思考就能識破。
5、以小利取信,進行詐騙為實
此類騙子極為狡猾,采取“欲擒故縱”的方法,先以曾許諾的利益予以兌現,讓你感到此人所做的事可信,待取得你的信任后,就狠狠地敲你一把,讓你在絕對信任和不知不覺中蒙受重大的損失,此類詐騙計劃周密、發現不易,危害性較大。
詐騙罪被害人可以提出賠償嗎?但實際上詐騙罪受害者是很難提出賠償,相反能夠將自己被詐騙的錢拿回來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詐騙罪被害人想要去爭取相應的賠償,卻不知道該怎么樣爭取才好,來律霸網與律師一對一探討找尋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峽兩岸間仲裁裁決的效力如何
2021-03-17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買賣合同10萬元貨款打官司律師費多少錢
2021-02-17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