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法院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1條的規定,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中止審理: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二、民事訴訟法法院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三、行政訴訟法法院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但是如果發現裁判文書或者裁決文書認定的事實有重大問題的,應當中止訴訟,通過法定程序予以糾正后恢復訴訟。
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使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六)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七)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婚前體檢那些你一定要了解的事兒
2020-12-022020年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2-18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理財投資不可等同 避免誤區十分必要
2021-03-25土地互換后征用補償費怎么結算
2020-12-15拆遷獎勵費一般能拿多少錢
2020-12-30宅基地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1-03承包的水庫被強行征收相關法律
2021-01-20已經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可以反悔嗎
2020-12-14拆遷時簽訂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4征地拆遷中應該按哪一年的航拍圖為準
2021-03-22農村房屋拆遷,什么房子賠的多
2021-02-17征地拆遷中“搶栽、搶種”的苗木能獲得土地征收補償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