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立案時間的規定
沒有具體規定多長時間公安機關必須立案,如果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予以答復,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在十五日內予以立案。
刑事案件立案時間沒有明確規定,主要取決于是否存在可以立案的犯罪事實及相關證據。
如果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七日內送達控告人。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后七日內向原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
二、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公安機關作為刑事案件的偵查機關,自然是有權利視偵查結果,來決定該刑事案件是否應該立案的。當然為了能夠限制公安機關在立案方面的自由裁量權,需要給予當事人就立案結果向檢察院復議的權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刑事案件審查上的疏漏。
偷竊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侮辱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財產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樂清市檢察院依法批捕“女孩滴滴順風車遇害案”犯罪嫌疑人鐘某
2021-01-01公務員不揭發違法犯罪是否有罪
2021-01-13房屋拆遷補償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22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軍人離婚部隊怎么調解
2021-01-13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劃撥土地可以辦理他項權證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