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法庭對死刑犯公開宣判嗎?
死刑犯一般都會公開宣判的,公開宣判是法律制度強制要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三十條
1、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2、民事訴訟法第148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3、刑事訴訟法第202條第1款: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4、行政訴訟法第80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二、死刑執行的相關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規定: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后,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并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于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三、死刑執行的具體程序
1、執行死刑前,罪犯提出會見其親屬或者其近親屬提出會見罪犯申請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2、人民法院將罪犯交付執行死刑,應當在交付執行3日前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3、執行死刑前,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即認真核對被執行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基本犯罪事實及其他情況,確保被執行的人就是判決、裁定所確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錯殺;還要詢問罪犯有無遺言、信札,并制作筆錄,然后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
4、執行死刑應當公布,禁止游街示眾或者其他有辱被執行人人格的行為。
5、執行死刑完畢,應當由法醫驗明罪犯確實死亡后,在場書記員制作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包括執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時逐級上報最高人民法院。
死刑犯法律及道德層面來說都是沒有值得被諒解的余地的,因為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刑事法庭絕對不會輕易作出死刑判決的。死刑可以說是最嚴重的一種刑罰方式,公開向社會各界宣告對罪犯的處罰決定之后,這也是向人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的渠道之一。
死刑立即執行相關法律規定
死刑是如何執行的,執行死刑注意哪些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