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三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民事訴訟法第148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202條第1款: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行政訴訟法第80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二、不公開審理的情形
1、有關國家秘密的案件。
2、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
3、審判的時候被告人不滿十八周歲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但是,經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學校和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可以派代表到場。
4、對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
三、刑事案件開庭后多長時間宣判?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后二個月以內宣判。《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期限,被告人未被羈押的,應當在受理后六個月以內宣判。
中級法院公開宣判才能夠讓人們更加堅信司法機關打擊犯罪的決心,告誡全社會不遵守法律制度,挑戰法律、道德底線所要付出的代價。相對應的,也更能切實有效的提高法院的審判質量。因為中級人民法院的宣判結果也必須是有法可依的,不能由法官個人隨意裁定。
不公開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合并審理的情形
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反擔保措施有哪些種類,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2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