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疑不起訴后公安的做法是什么
存疑不起訴后公安的做法是報領導批準,按照治安處罰程序處罰。存疑不起訴,又稱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決定不起訴的,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提起公訴。這是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案件保留公訴權的行為規范。
二、存疑不起訴和絕對不起訴有什么區別
區別為概念不同、起訴條件不同。
(1)、概念不同
1、存疑不起訴,又稱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0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四款規定決定不起訴的,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提起公訴。這是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案件保留公訴權的行為規范。
2、絕對不起訴又稱法定不起訴,指《刑事訴訟法》第173條第1款和第171條第4款規定的不起訴。所謂法定,是指法律規定的“應當”,即是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具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做出不起訴決定,檢察機關不享有做出起訴決定或不起訴決定的自由裁量權,只能依法做出不起訴決定。
(2)、適用條件不同
存疑不起訴規定中包括兩個條件:
1、案件已經經過了補充偵查。這是對案件已經經過補充偵查,仍作不起訴決定的時機控制,也是作該決定的程序條件。一般而言,未進一步收集證據就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
2、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這是指證據不足以充分證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以至于即使提起公訴,法院經過開庭審理,也很可能會宣告被告人無罪。
人民檢察院對此種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兩個條件。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286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屬于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1、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
2、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
3、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不能保障案件能否順利的進行,也不能保障能維護自身的權利。因此在遇到案件發生的時候,我們需要收集相關的證據證明,才能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獲得應有的賠償以及獲得案件的勝利,相反情況下,只能自己承受案件結果。
刑事訴訟法存疑不起訴是什么意思
存疑不起訴給予國家賠償之合理是否可行
存疑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回到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1-31下班途中騎車摔倒算工傷嗎
2021-03-10對抗環保強制措施怎么處理
2021-02-13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陽春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08買拆遷安置房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6國有土地使用證地皮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02平頂山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8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