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一審判決后的抗訴期限有多久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刑訴》 第二百零八條第二款第一項: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所以,如果你是一審案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上訴,否則經過10日開始判決開始執行.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兩日.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可以通過抗訴方式進行監督。
但法律并沒有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檢察院申訴抗訴的時限。
為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關于規范省級人民檢察院辦理民事行政提請抗訴案件的意見》中規定:“申訴人在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二年之內無正當理由,未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案件,應不予受理。”
與此相呼應的是最高人民法院也在《關于當前審判監督工作若干問題的紀要》中規定:“原審案件當事人在原審裁判生效二年內無正當理由。
未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是檢察院自己抗訴就沒有期限。
刑事訴訟的時效存在一定的限定,畢竟國家的有關部門在問題的處理上較為積極,一旦自己的問題存在較大的爭議,因此自己需要合理的應對,這樣問題的解決就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不過在有關環節的操作上需要注意有關細節,盡量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拘傳證人可以嗎?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垂腕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08什么財產既可以抵押又可以質押
2021-03-21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