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庭前原告應該準備什么材料?
開庭前原告應該準備的材料有:訴狀、證據附件及原件、申請證人出庭名單及身份證、對案件的書面意見(類似于代理詞)、案件的定性、主張的理由等。作為原告在開庭的時候,最關鍵的應當準備證據,攜帶原件出庭。開庭審理時,審判長要核對當事人、訴訟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二、法律依據
原告可提前通過網絡查詢相應信息了解庭審程序。一般需在開庭前到達法院,必須攜帶本人身份證,進入法院需過安檢必須出示身份證才可進入,開庭前負責案件的書記員會進行電話聯絡,然后到相應法庭就坐,書記員清點當事人和法庭紀律,審判員核對當事人身份并告知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及義務,原被告可進行庭辯,最終法官宣布審判結果,原、被告或其訴訟代理人在開庭筆錄簽字確認,庭審結束。
1、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一)當事人陳述;(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四)宣讀鑒定意見;(五)宣讀勘驗筆錄。
2、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四)互相辯論。
4、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開庭前原告應當根據訴訟請求,準備好相關的證據文件,隨時提交到司法機關進行佐證。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審理過程中,隨時還可以出現需要合法的辯護行為的情況,應當對可能出現的相關情況進行準備,并對被告的犯罪事實進行詳細的說明,根據司法適用來進行辯護。
什么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什么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原告第二次起訴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勞資糾紛有什么特點
2021-01-18訴訟保全能否凍結房產
2021-01-14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