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申訴抗訴的區別是什么?
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理的一種訴訟請求。
在申訴期間,原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如發現申訴有理的,由法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再審。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
(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4)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的正確判決、裁定;
(5)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為。
另外,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提出。
什么是抗訴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審理要求的訴訟活動。在我國,抗訴是法律授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法律監督權。
抗訴分為兩種:
一種是按上訴程序提出的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在法定抗訴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我國刑事訴訟法對這種抗訴規定的具體程序是:檢察院將抗訴書通過原審法院提交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還應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就抗訴的理由和根據認真審核,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下一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并將撤回抗訴的情況通知下一級人民檢察院。
二是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發現確有錯誤,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這種抗訴不受時間限制,對于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
實踐中,檢察機關提出抗訴主要是基于:
(1)原裁判認定事實確有錯誤;
(2)原裁判定案證據不確實、充分;
(3)原裁判適用法律有錯誤;
(4)原裁判量刑畸輕畸重;
(5)審判中有嚴重違反訴訟程序或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為,可能影響到判決、裁定的公正性。
申訴和抗訴的區別是非常大的,一般申訴是由人民群眾、普通公民對已有的判決有異議,向上級人民法院進行申訴。如果是抗訴的話,是由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判決有相關異議而進行相關抗訴。兩個的主體不同,一個是普通公民一個是檢察院。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行政申訴書格式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申訴的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房屋拆遷補償的形式及標準是什么
2021-01-27房屋拆遷產權置換需要簽購房意向書嗎?
2020-12-12農村征地,簽協議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