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對案件的審判時必須結合客觀的證據以及主觀的相關人說辭才能做出最正確公平的判決,而在客觀證據中經常被使用到的就是記錄并可以還原案件真實情況的視聽資料,但并不是所有的是視聽證據都能夠被法官才支持和采納的。下面一起學習刑訴法關于視聽證據的規定有哪些?
一、刑訴法關于視聽證據的規定有哪些?
第五章 證據
第四十二條 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
證據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四十三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并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四十四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于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證據,應當保密。
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于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第四十七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且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四十八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只有在符合上述規定要求的視聽材料才有可能作為案件事實證據并影響到最后案件判決的結果,所以包括原被告在內的當事人在收集證據的時候應當具備相關的法律知識。如果對視聽證據疑惑的可以咨詢本網律師。
什么叫訴前證據保全,需要哪些條件
重婚罪需要哪些證據?如何收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里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1-27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