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斷發展變化,法律也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行修正,刑事訴訟法是我國針對刑事案件、規范刑事訴訟過程而設立的一部法律,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應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觸犯刑法的人員采取措施,同時也存在一些特殊情況,那么刑事訴訟法釋放的法律依據有哪些呢?下面請聽小編詳細介紹。
釋放法律依據:
1、刑事拘留后因證據不足釋放的,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2、因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責任的,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3、刑事拘留期限屆滿,因偵查需要變更為其他刑事強制措施的,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
4、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而釋放的,適用《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第三款。
5、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并撤銷案件的,解除刑事強制措施時可適用《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
6、只有確系采取強制措施不當,需要撤銷和變更的,才適用《刑事訴訟法》第73條,一般情況下應當盡量避免使用第七十三條。
7、《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8、《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9、《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綜上所述,刑事訴訟法釋放的法律依據主要是證據不足、不構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責任、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等情況,法律是公正的,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棄懲罰一個犯罪的人,其存在是為了維護世間的公正與法制。如果還有相關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最詳細的解答。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買保險的六條準則
2021-01-30復效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