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實際中,患者因病至醫院治療時,由于醫治人員或醫療機構的疏忽大意等過失行為,導致出現醫療事故,不僅給受害人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還有可能對其精神身心造成巨大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可以要求責任方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那么,刑訴法精神撫慰金規定是什么呢?
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訴訟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從規范性質上看,該款規定屬于授權性法律規范,不是禁止性規范,法律只規定了被害人有權主張經濟損失或物質損失,并未禁止其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相關規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患者因醫療事故承受精神創傷而應獲得的以貨幣方式支付的精神補償,是醫療機構承擔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一種重要方式。按照《條例》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患者死亡,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主體為患者家屬;如果患者殘疾,該項賠償的請求主體應為患者本人,而其家屬無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并不是對每一例都計算為6年、3年。更不是對死者的每一個近親屬都要計算一筆精神損害撫慰金。具體計算年限時,可根據患者原有疾病狀況、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確定。對殘疾者也可掌握在一至四級傷殘賠償3年、五至八級傷殘賠償2年、九至十級傷殘賠償1年的原則。否則,如果一級傷殘與十級傷殘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沒有區別的話,似乎不公
根據《條例》規定,醫療事故賠償費用實行一次性結算,由承擔醫療事故責任的醫療機構支付。對醫療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不直接向患方賠償,患方也不能向醫務人員索賠。
綜上所述,關于刑訴法精神撫慰金規定的提法并不嚴謹,刑訴法中的相關規定為精神損害賠償,但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疇,而精神撫慰金屬于民事責任的范疇,系醫療機構向醫療事故中受到精神傷害的受害人給予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醫療事故致死怎樣賠精神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怎么計算
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時間及鑒定機構的選擇
2021-01-22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
2021-01-26精神傷殘等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3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