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定,我國立法機關制定了相關的刑事法律,當社會不特定公眾實施某項行為觸犯了刑事法律規范之后,人民檢察院會以法律規范為依據,按照既定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流程審理案件,具體來說,刑事訴訟法審判的時候流程是怎樣的?現在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刑事訴訟法審判的流程:
法庭審判由合議庭的審判長主持。
(一)開庭
1、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依次進行下列工作:
(1)查明公訴人、當事人、證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已經到庭;
(2)宣讀法庭規則;
(3)請公訴人、辯護人入庭;
(4)請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入庭;
(5)審判人員就座后,當庭向審判長報告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2、審判長宣布開庭,傳被告人到庭后,應當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況:
(1)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或者單位的名稱、住所地、訴訟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2)是否曾受到過法律處分及處分的種類、時間;
(3)是否被采取強制措施及強制措施的種類、時間;
(4)收到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副本的日期;附帶民事訴訟的,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收到民事訴狀的日期。
3、審判長宣布案件的來源、起訴的案由、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名稱)及是否公開審理。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審判長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
5、審判長應當告知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依法享有下列訴訟權利:
(1)可以申請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回避;
(2)可以提出證據,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檢查;
(3)被告人可以自行辯護;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后作最后的陳述。
6、審判長分別詢問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請回避,申請何人回避和申請回避的理由。如果當事人、法定代理人申請審判人員、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人員回避,合議庭認為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依照有關回避的規定處理;認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當庭駁回,繼續法庭審理。如果申請回避人當庭申請復議,合議庭應當宣布休庭,待作出復議決定后,決定是否繼續法庭審理。同意或者駁回申請的決定及復議決定,由審判長宣布,并說明理由。必要時,也可以由院長到庭宣布。
對于共同犯罪案件,應將各被告人同時傳喚到庭,逐一查明身份及基本情況后,集中宣布上述事項和被告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享有的權利,詢問是否申請回避,以避免重復,節省開庭時間。
(二)法庭調查
開庭階段的事項進行完畢后,由審判長宣布開始法庭調查。
1、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2、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分別陳述。
3、訊問、發問被告人、被害人。
4、出示、核實證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據只有經過當庭查證核實才能成為定案的根據。
5、調取新證據。
6、合議庭調查核實證據。
(三)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是在法庭調查的基礎上,控訴方與辯護方就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犯罪的性質、罪責輕重、證據是否確實充分,以及如何適用刑罰等問題,進行互相爭論和反駁的一種訴訟活動。
法庭辯論應當在審判長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公訴人發言;
(2)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3)被告人自行辯護;
(4)辯護人辯護;
(5)控辯雙方進行辯論。
在法庭辯論過程中,如果合議庭發現新的事實,認為有必要進行調查時,審判長可以宣布暫停辯論,恢復法庭調查,待該事實查清后繼續法庭辯論。
經過辯論后,審判長認為控辯雙方的發言中已經沒有新的問題和意見提出,沒有繼續辯論必要時,即應終止雙方發言,宣布辯論終結。
(四)被告人最后陳述
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被告人在最后陳述中提出了新的事實、證據,合議庭認為可能影響正確裁判的,應當恢復法庭調查;如果被告人提出新的辯解理由,合議庭認為確有必要的,可以恢復法庭辯論。
附帶指出,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可以在法庭辯論結束后當庭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同刑事部分一并判決。
(五)評議
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
合議庭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分別作出裁判:
(1)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2)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3)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4)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5)案件事實部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依法作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依法不予認定。
(6)被告人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7)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予刑事處罰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
(8)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并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9)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對于根據已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認定的證據材料,能夠確認被告人無罪的,應當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六)宣判
宣判有當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兩種形式。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宣布判決結果,并在5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近親屬。
定期宣告判決的,合議庭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并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
判決宣告后應當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近親屬。
判決生效后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單位的,應當送達被告人注冊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宣告判決,應當一律公開進行。宣告判決時,法庭內全體人員應當起立。宣判時,公訴人、辯護人、被害人、自訴人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未到庭的,不影響宣判的進行。
流程必須遵守由合議庭的庭長開庭,然后調查取證,并開展法庭辯論,接著有被告人陳述,最后由合議庭評議之后,人民檢察院應該當庭宣判審理結果,對于應該公示的,也須采取適當的方式,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公示。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官司法律流程
2020-12-14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