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辦案程序
1、立案。
(1)公案機關的立案。按照規定,公安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應當立即接受,制作筆錄及《接受刑事案件登記表》。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予以立案。對于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7日內送達控告人。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同時,根據控告人的反映,檢察院有權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對此公案機關應當在7日內制作《不立案理由說明書》。檢察院認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公安機關在接到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15日內決定立案。
(2)檢察院的立案。檢察院舉報中心負責統一受理、管理舉報線索。檢察院決定對案件立案偵查的,應當制作立案決定書。檢察院決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應當制作不立案通知書。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2、偵查。
(1)一般而言,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偵查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
(2)案情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1個月
(3)對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2個月;
(4)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在已經延期3個月的基礎上,可以再延長2個月。
3、拘留。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機關、檢察院在偵查過程中,遇有緊急情況時,對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具體包括:
①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②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③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④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⑤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⑥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⑦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4、逮捕。
法律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逮捕。逮捕時應出示逮捕證。對于經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24小時內進行訊問。
5、審查起訴。
按照規定,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時間為1個月,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檢察院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退回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1個月。
檢察院刑事辦案程序是什么
刑事辦案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傳喚刑事辦案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二手房能公證嗎
2021-01-12質押車逾期了是否可以轉讓
2021-01-13滴滴順風車殺人事件
2021-03-13醫療糾紛處理的途徑有哪幾種
2021-01-27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商標轉讓與商標變更有哪些不同
2020-12-28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