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賠償精神撫慰金標準是怎樣的?
自然人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時,可以依法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嚴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個等級;一般性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個等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害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上述三個司法解釋以遞進的方式明確了受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單純的民事訴訟程序中,也不管是針對刑事責任人還是刑事責任人以外的保險公司,只要受害人的精神損失是犯罪行為造成的,其訴請的精神損害賠償均無法獲得司法救濟。
二、精神損害賠償的規定是什么?
受害人訴請精神損害賠償限于不涉及犯罪的侵權案件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否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一直是司法理論界與實務界爭執不休的話題,倍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支持者認為,盡管罪犯被判處刑罰可使受害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精神慰藉,但仍不足以撫慰受害人的痛苦,刑事處罰是無法替代受害人被侵害所造成的精神損害與痛苦的,而經濟賠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或者消除精神上受到的傷害,犯罪案件中免賠精神撫慰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成本,等于是縱容犯罪;反對者認為,罪犯承擔了刑事責任,使受害人得到了精神撫慰,就不應另行支持精神損害賠償,且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再一次明確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不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
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關于刑事方面的案件是否能夠進行精神賠償,需要根據具體的侵害程度來進行判斷,比如說有一些是侵害到人們的人格尊嚴權利及生命權健康權,從而造成嚴重的精神損害,專業進行賠償。
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有什么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無責不定損保險怎么理賠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