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港澳臺民事訴訟標的屬于涉外案件嗎?
《民通意見》178條:凡民事關系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法人的;民事關系的標的物在外國領域內的;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的,均為涉外民事關系。
以及《民訴意見》304條: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或者當事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終止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或者訴訟標的物在外國的民事案件,為涉外民事案件。
涉及港澳臺的案件顯然不符合以上兩條的規定,所以不能算是涉外案件,也就不屬于涉外民事訴訟。而且中國政府也一直堅持港澳臺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將涉港澳臺的案件列為涉外案件的話那就從自己的法律上將港澳臺分裂出去了。
二、特性
1、公權性
與調解、仲裁這些訴訟外的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相比,民事訴訟有如下特征:民事訴訟是以司法方式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是由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解決民事爭議。它既不同于群眾自治組織性質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也不同于由民間性質的仲裁委員會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
2、強制性
強制性是公權力的重要屬性。民事訴訟的強制性既表現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執行上。調解、仲裁均建立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選擇上述方式解決爭議,調解、仲裁就無從進行,民事訴訟則不同,只要原告起訴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無論被告是否愿意,訴訟均會發生。訴訟外調解協議的履行依賴于當事人的自覺,不具有強制力,法院裁判則不同,當事人不自動履行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義務,法院可以依法強制執行。
3、程序性
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
如法院的裁判被上級法院撤銷,當事人失去為某種訴訟行為的權利等。訴訟外解決民事糾紛一的方式程序性較弱,人民調解沒有嚴格的程序規則,仲裁雖然也需要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但其程序相當靈活,當事人對程序的選擇權也較大。
4、特定性
民事訴訟的對象具有特定性。它解決的爭議是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不是民事主體之間民事權益發生爭議,不能納入民事訴訟程序處理,如倫理上的沖突、政治上爭議、宗教上的爭議或者科學上的爭議等不能成為民事訴訟調整的對象。
對于無訟爭性的非訟事件,雖然各國的普遍做法是由法院主管,但都規定了與民事訴訟程序不同的非訟程序來處理。
在提出訴訟請求后是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將證據以及相關的材料提交至法院的,法院也是會給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作出判決的,在進行舉證期屆滿前也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變更訴訟標的的,如果當事人對法院的判決不認同后也是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上訴請求的。
民事訴訟中延期審理的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有關民事訴訟法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非法轉賣借來的摩托車后將車竊回構成何罪
2020-12-08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上班流產了如何賠償
2020-12-24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醫療費怎么計算
2020-12-19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