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案中委托投資協議是否有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通過欺騙、欺詐手段與他人簽訂委托投資協議的,協議是無效的,不受法律的保護,如果詐騙數額達到較大的,還會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常見的合同詐騙形式
1、以虛構的單位或冒用他人財物顯示自己有履約能力達到騙取對方的信任。
在生意場上,生意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往往都比較謹慎,一般不見貨物(錢)是不會輕易或發貨的,但盡管如此,犯罪分子還是挖空心思,投其所好,以借他人的財物來顯示自己的實力,達到騙取對方的信任。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證件,誘騙對方當事人與其簽訂合同,從而騙取財物。
虛假的證件,是指偽造或通過其他非法途徑獲得的證件,如偽造的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私刻公章偽造介紹信等。一些犯罪分子為了取得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往往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虛假的證件作擔保,以誘騙對方當事人與其訂立合同,從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相騙,或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履行部分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行為人并無實際履行能力而與他人簽訂合同,在簽訂合同后,為了取得對方當事人信任,先主動履行部分合同義務,從而使對方當事人確信其肯定會履行全部合同義務,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合同詐騙。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收受了對方當事人所給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根本不想履行合同,而攜款逃匿。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通過欺騙、欺詐手段與他人簽訂委托投資協議的,協議是無效的,不受法律的保護,如果詐騙數額達到較大的,還會構成犯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案例分析之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2-03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經典涉外婚姻案例
2021-02-09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