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自行改變孩子的姓氏違法嗎,法院會如何判決?專業婚姻家庭律師通過一起真實案例為您講解離婚后孩子改姓的相關問題,并為您支招遇到變更孩子姓氏的情況,到底該怎么辦。婚姻法倡導男女平等,孩子既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那么離婚后給孩子改姓究竟需不需要取得對方的同意?看看下面的小案例您也許就明白了:案情:女方離婚后變更孩子姓氏被訴2009年9月,孫先生與黃女士經法院調解離婚,婚生子孫-輝(化名,未成年)隨母親黃女士生活,孫先生一次性給予其生活教育費。離異后,孫先生奔波于生計,一直未再婚。黃女士與從事個體生意的王先生再婚。再婚后,孫-輝與繼父關系也非常融洽。今年4月,黃女士擅自將孫-輝的姓氏改為其再婚丈夫王先生的姓氏,取名王-東。孫先生得知后,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一張訴狀將黃女士告上了法庭,要求恢復孫-輝的原姓名。結果:擅自更改小孩姓名被責令恢復法院審理后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子女隨父姓或隨母姓由夫妻雙方協商,子女有表達能力的應尊重子女的意見。此外,在我國,子女隨父姓是傳統,子女也可以隨母姓。但在父母離婚后,單方將子女改隨繼父姓也是違反社會習慣的。因此,本案中,黃女士擅自將孫-輝改名為王-東,既無法律依據,又與社會習慣相悖,應予糾正。《婚姻法》第十六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九條規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無特別理由,雙方離婚后均不得單方決定、變更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同時,子女姓氏不能變更為繼父母姓氏,即父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父或繼母姓氏的,法院“應責令恢復原姓氏”。值得注意的是,實踐中還出現過因對方更改小孩姓名而拒絕支付撫養費的情況。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父母不得因離婚后孩子改姓而拒付子女撫養費。因此,離婚后一方更改孩子姓名的,不能成為另一方不支付撫養費的理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1-03-01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
2021-03-24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