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法律意義上的撫養權
撫養權是基于家庭關系中的父母子女關系而產生,是權利與義務的結合體。此種親子關系下權利對象,為未成年人。《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婚姻法》第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在我國,根據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子女關系分為兩大類,一為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包括父母和婚生子女或非婚生子女的關系;二為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包括養父母和養子女的關系,以及繼父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的關系。
所以,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權(或稱撫養義務)的對象,從血親關系的分類上有四種情形: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以及受其撫養教育形成撫養事實的繼子女。
二、離婚時撫養權確定的標準
在正常的婚姻關系中,撫養權的歸屬或責任的歸結較少引起爭議。只是在夫妻離婚時,基于法律規定的在達成離婚的合意或判決離婚時,必須對財產分割及未成年子女的撫養問題一并解決的情況下,夫妻間出于不同的考量,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出于親情的考慮,希望能與孩子共同生活。但也不乏為了爭取更多的財產,以撫養權的讓度為交換。
父母離婚時,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會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父母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指兩周歲以下的嬰幼兒),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人民法院對于離婚后子女的撫養問題,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父母雙方的素質,對子女的責任感,家庭環境,父母與子女的感情因素;
2.考慮不能生育和再婚有困難的父或母的合理要求;
3.在雙方的各種條件都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原則上由經濟能力較強的一方撫養;
4.十周歲以上有識別能力的子女,無論由父還是母撫養,都應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法律意義上的撫養權是怎樣的,離婚時撫養權怎么確定”問題進行的解答,撫養權是基于家庭關系中的父母子女關系而產生,是權利與義務的結合體。此種親子關系下權利對象,為未成年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絕對控股比例是多少
2021-03-08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翻墻上網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