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案例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早年喪母,父親老王一個人將其拉扯長大,1995年8月,老王所在單位分給其兩間承租的公房,房屋承租人登記為老王,王先生及其父親的戶口均落在承租的公房內。2008年,王先生大學畢業欲出國留學,但是其有放心不下父親一個人在家,于是思索著給父親找個伴兒。后來在鄰居的介紹下,老王結識了一位劉女士,經過接觸二人互有好感,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于是王先生安心地出國了。
王先生留學一年后,父親打來越洋電話,告訴兒子他打算與劉女士結婚,王先生聽了很高興,也表示支持二老再婚。2010年年底,王先生拿到碩士學位后返回國內,其與父親和繼母仍住在兩間公房內。在婚前劉女士有一套住房,與老王再婚后便搬過來一起住,將自己的那套房子租了出去,一家人相處得還算和睦。
王先生回國后在外企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因為其年齡也不小了,馬上面臨結婚的問題,老王便考慮給兒子買一套房子。經過半年多的篩選,老王看中了一套兩居室,隨后便與兒子商定,首付款由老王拿多年的積蓄支付,按揭貸款以王先生的名義辦理,購房合同及房產證都登記在王先生的名下。
買了新房之后,為了緩解經濟壓力,王先生將房子租了出去,打算等結婚時再裝修搬入居住。2012年3月,王先生上班時突然接到電話,其父親暈倒了正在醫院急救,王先生掛了電話火速趕往醫院。最紅經醫生確診老王是癌癥晚期,已經時日不多了。
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王先生白天上班,下班后便趕到醫院陪護父親。但是不幸最后終還是來臨了,老王去世,王先生悲痛不已,沒想到,更讓他寒心的是還在后面,在料理完父親的后事后,繼母突然提出要分割他們居住的兩間公房及王先生名下的兩居室。
王先生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繼母原來一直惦記著家里的房子,這個要求他是不可能接受的,為了避免產生激烈沖突,王先生找到了律師求助。
審判結果:
劉女士將王先生訴至法院要求繼承王先生父親承租的公房,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
律師剖析:
靳律師需要指出,本案中王先生購買的兩居室應屬于王先生的個人財產,不屬于老王的遺產。首先,房屋購房合同及按揭貸款、房產證均登記在王先生的名下,從法律意義上講,該套房屋系屬王先生的個人財產;其次,雖然購房首付款系老王個人用積蓄支付的,但是老王在購房時已經明確表示“這個錢就是給兒子結婚購房用的”,加之這些積蓄都是老王與劉女士再婚前積攢的,不是二老的夫妻共同財產,該筆款項應屬于老汪對兒子的贈與。
基于上述因素,該套兩居室應依法認定為王先生的個人財產,劉女士雖作為老王的配偶,卻沒有權利主張該房屋的產權,更無權要求將王先生名下的此套房屋作為老王的遺產進行繼承分割。即便劉女士以此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繼承遺產,也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老王單位分給老王的兩間房屋性質上屬于承租的公房,老王作為承租人,其對兩間公房享有居住使用的權利,其應按照單位的規定按時交納租金、水、電等相關費用。本案中,所涉兩間公房系單位擁有產權的房屋,該類房屋屬于“自管公房”。
對于此種使用權的房子,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目前尚存在爭議。如果劉女士起訴到法院,要求直接把承租的公房作為遺產處理,在司法實踐當中,一般都不予受理。
同時,律師需要指出,承租的公房也是一筆巨大的財產權利,如果產權單位同意轉讓,此類攻防是可以進行上市交易的。但是,若產權單位不同意,則無論是房管所管理的“直管公房”,還是單位管理的“直管公房”都是不能進行轉讓的,從這一點看,產權單位的權利是非常大的。
本案中,老王所在的單位是禁止此類房屋轉讓的,該房屋并不能轉化為財產收益,不能作為老王的遺產來認定。因此,劉女士要求繼承該套公房,缺乏相應的事實及法律依據。
針對“老王去世之后公房該如何處理”的問題,靳律師認為,本案老王所承租的公房系早年單位的福利分房,此類房屋一般在承租人去世之后,單位并不會收回房屋,而是由承租人的家庭成員繼續居住或變更承租人至符合條件的家庭成員名下。
依據《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賃合同》第7條規定:“租賃期限內,乙方外遷或死亡,乙方同一戶籍共同居住兩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的家庭成員愿意繼續履行原合同,其他家庭成員又無異議的,可以辦理更名手續。”顯然,王先生屬于與老王同一戶籍且共同居住多年,符合居住的條件,但是因汪先生名下現在已經有一套商品房,其不符合“無其他住房”的條件。因此,筆者認為,目前王先生申請變更承租人的條件尚不完全具備,建議待其符合條件后再申請變更承租人。
另外,王先生最關心的是,繼母劉女士是否可以變更為承租人的問題,鑒于劉先生在婚后雖然與老王在一起居住,但是其戶口并未遷入老王承租的公房內,其并不屬于“與乙方同一戶籍的家庭成員”,且劉女士名下有住房。由此可見,其亦不符合變更承租人的條件,無法將承租人變更為劉女士。
日常生活中,類似此種遺留下公房的情況不在少數,鑒于公房性質的特殊,其往往不能直接作為遺產來進行繼承分割。一般情況下,符合變更承租人條件的繼承人可以在原承租人去世后申請變更承租人至自己的名下,但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無法達成一致,則很可能無法進行變更,必要時需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律師特別提醒
對于原公房拆遷所得的貨幣補償及實物補償(產權房屋),原則上應屬于公房原承租人財產的變形,若原承租人已經去世,則應依法作為遺產由繼承人進行繼承。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交通事故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2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