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算合同詐騙
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或者是合同一方當事人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而與之簽訂或履行合同的行為。
根據(jù)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二)
第七十七條的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九十二條?本規(guī)定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fā)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公發(fā)[2001]11號)和2008年3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印發(fā)的《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補充規(guī)定》(高檢會[2008]2號)同時廢止。
合同詐騙罪具體實施的行為有以下幾點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jù)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jù),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jù),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擔保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如認為自己遇到了合同詐騙的情況,但是又無法確定又不知道是否能夠追究對方法律責任的時候,有個律師幫助你會更好一些。如你不知道從哪里去找律師了解合同詐騙問題,應該要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壞國家公共財物怎么量刑
2021-02-13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上班途中發(fā)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guī)定
2020-11-24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單用途商業(yè)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集體土地租賃協(xié)議書的內容
2021-03-17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