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說患者享有一定的知情權,那在法律上究竟什么是患者的知情權呢,而患者具體又享有哪些知情權?可能很多人對此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律霸小編將圍繞這一問題為大家做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一、什么是患者的知情權
知情權是指公民應該享有與自己利益相關情況的權利。
知情權又稱為了解權或知悉權。就廣義而言,是指尋求、接受和傳遞信息的自由,是從官方或非官方獲知有關情況的權利;就狹義而言則僅指知悉官方有關情況的權利。知情權的法律根據是憲法,也就是說,知情權是公民的憲法性權利。首先在憲法中明確規定這一權利的則是1949年實施的聯邦德國基本法,該法第5條中規定,人人享有以語言、文字和圖畫自由發表、傳播其言論的權利并無阻礙地依通常途徑了解信息的權利。一般情況下,患者的知情權主要包括真實病情了解權、治療措施和治療方案知悉權、醫療風險知情權、醫療費用知曉權等,確立和保護患者的知情權是誠實信用原則在醫療關系中的體現,是患者有效承諾的前提,有利于患者主體地位的確立,也有利于規范醫患雙方的關系。
關于患者的知情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有明確的規定。《執業醫師法》第22條明確規定,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是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履行的義務。《執業醫師法》第26條明確規定,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實用性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二、患者應該享有哪些知情權
患者有權明白自己的病情;明白自己要做何種檢查項目;明白自己應如何選擇看病醫生;明白可能出現何種醫療風險,明白影響自己病情轉歸應注意的事項。同時應該讓患者知道看病時應遵守醫院診療秩序和規章制度;知道看病時應尊重醫護人員診治權;知道自己進行特殊檢查和手術應該履行的簽字手續;知道發生醫療糾紛應當依法解決的相關程序。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履行告知義務時,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要講究語言藝術和效果,注意說話方式和態度,對患者態度要親切和藹,語言要溫和,避免惡性刺激,不要對患者態度冰冷或不理睬。介紹病情時不能用“沒事”、“不可能”、“一定會”等不負責任的話或不確定的話。要協議做好病員思想工作,對個別病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應耐心勸解,既要體貼關懷,又要掌握原則,有關病情惡化、預后不良等情況,不要直截了當地告訴病員,必要時由負責醫務人員或上級醫務人員進行解釋。在術前,要向患者交待手術方式以及術中、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及意外。
同時對治療疾病的方式方法、藥品、做檢查的項目等等都是有知道的權利。這其實也就是要求醫療機構將患者的情況透明化,但這僅僅是針對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的透明、公開。當然對于重癥患者,可以對其隱瞞病情,但需要告知其家屬。
股東的知情權被侵害了,哪些人可以為原告進行起訴?
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件的法律主體由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前調解對原告有利嗎
2021-03-20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