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審判的規定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以竊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刑法條文]
第二百五十三條【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盜竊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二、認定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修正案沒有對公民個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認為,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職務、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專業資格、工作經歷、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指紋、網上登錄賬號、密碼等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的信息。筆者認為,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個人社會活動空間的拓展,個人信息的內容會更加豐富,采用列舉式的方法顯然無法窮盡。從內涵上看,公民個人信息指反映公民個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會生活經歷及家庭、財務狀況,也包括公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取得、采用的個人識別代碼。從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是該罪構成中的客觀方面要素。何為“非法獲取”?法條采用了枚舉加兜底的方式表述。“竊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權利人不知,秘密占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無法窮盡,但應當與竊取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適用同一刑法評價標準。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一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二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三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三、提出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重要性
1、一些國家機關和電信、金融等單位在履行公務或提供服務活動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被非法泄露的情況時有發生,對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構成嚴重威脅。對這類侵害公民權益情節嚴重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2、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個人信息的搜集變得越來越容易。對此類信息的不當使用或予以公開會給個人造成財產、精神上的損失。因此,對個人隱私權的保護不能只停留在所謂獨處權的保護上,而應該朝著保護個人信息的方向發展。
3、刑法修正案專門就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作出規定,無疑對于那些非法出售、提供或者以竊取、收買等方式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不法之徒是一種威懾。因為,在所有的法律責任中,刑事法律責任的懲處和威懾是最嚴厲的。我國以修改刑法的方式介入個人信息保護,表明了國家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重視的程度,同時也證實了國家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
4、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制訂也將更全面更完整地保護網絡上的個人隱私和信息,同時對互聯網企業加強行業自律方面起到作用。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審判的依據”問題進行的解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審判的法律依據包括我國刑法和最高院的相關司法解釋。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停車場車被扎破管理人有責任嗎
2020-12-29公民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護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2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法人牽扯股權質押如何解除
2021-02-04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