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人出庭作證申請什么時候交
當事人向法庭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時間要求不再適用《民訴證據規則》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十日”,而變為“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去掉了“前十日”三個字。并且,法院經審查決定批準證人出庭作證的,會事先通知;未經法院通知,證人不得擅自到庭,當事人也不得擅自將證人帶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證。
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引入了誠實信用原則,為制裁民事訴訟偽證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該原則在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中的具體適用還缺乏可操作性。為促進訴訟誠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將原則轉化為制度,對證人簽署如實作證保證書的程序和后果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是怎樣的
出庭作證并接受法官和當事人的直接詢問,是證人的義務。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但是,作為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提供書面證言、使用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所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前面已經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民訴證據規定》”)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是指有以下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因此,證人僅在具有正當理由并經法院許可時,才能免予出庭作證。對于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民訴證據規定》明確規定其不能作為單獨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必須要有其他相關證據佐證才能證明案件的事實。
目前,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為說明和印證己方主張,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證人出庭作證。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和證人名單,由人民法院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準證人出庭的決定。二是當人民法院認為因審理案件需要查明證據的,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如何認定證人證言的效力
刑事訴訟法證人不出庭的理由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中的證人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前買了一套房,婚后又買的房算第二套房嗎
2021-02-21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8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什么是贍養
2021-03-01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