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作證人的有哪些人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為證人。
所謂“生理上有缺陷”,是指生理方面有影響證人作證能力方面的缺陷,例如盲人不能成為目擊證人等等;“精神上有缺陷”一般是指精神病患者:包括癡呆病人和間歇性精神病人等;“年幼的人”一般是指14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二、證人應該如何作證
(一)關于權(quán)利,證人應當享有以下的權(quán)利:
1、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提供證詞的權(quán)利,證人如不通曉當?shù)氐恼Z言文字,有權(quán)要求法庭為其提供翻譯人員。
2、有要求宣讀、查詢、補充、更正自己證言筆錄的權(quán)利。
3、有獲得經(jīng)濟補償或報酬的權(quán)利。
4、有請求人民法院保障其人身及財產(chǎn)安全的權(quán)利。
5、享有特殊情況下的拒絕作證權(quán),又稱拒絕證言權(quán)或證言特免權(quán),即當證人有義務向法庭作證時,法律賦予證人中的一些人因特殊情況下的情形而享有法律免除其承擔作證義務的一種特殊的權(quán)利。
(二)證人應負的義務:
1、按通知的要求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zhì)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刑事案件中對做證人的要求,與民事案件中對證人的要求其實還不太一樣。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民事案件中只要是可以正確表達意思的人,那么就可以作證人。但在刑事案件中,除了要求能夠正確表達意思外,同時其在生理上、精神上還不能存在缺陷,格外也不能是未滿14周歲的人。因而,實踐中如果需要作證人的話,那么首先要看究竟是哪一類案件中的證人,之后再來審查是否符合作證人的資格要求。
刑事訴訟法證人不出庭的理由包括哪些?
刑事案件中辯護律師能否接觸證人
刑事證人證言的效力怎樣的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費是破產(chǎn)債權(quán)嗎
2021-02-28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土地租賃可以轉(zhuǎn)租嗎
2020-11-08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jù)
2021-02-25再婚放棄撫養(yǎng)權(quán)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chǎn)有效嗎
2020-12-23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調(diào)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2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失業(yè)保險調(diào)劑金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