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傷害說成故意傷害怎么辦
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但這些傷害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當防衛等合法行為而傷害他人身體的,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過失傷害又稱過失致人重傷罪,它是指過失致人重傷的行為。本罪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這是本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所在。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立案條件是什么?
1、犯罪的行為主體。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要負刑事責任。
2、客體條件。故意傷害罪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為客體要件,對于是否造成被害人重傷或死亡,并不影響罪名的成立。
3、傷害的行為。故意傷害罪在客觀方面還應有犯罪行為人對被害人施行的傷害行為。傷害的行為方式既可以直接用刀、棍、槍或拳打腳踢等暴力手段;也可以是間接利用精神病人、未成年、動物等對故意傷害他人;有的還使用化學藥品、激光、放射線等非暴力的手段傷害他人身體。
4、行為人的主觀意識。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表現為,犯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身體造成還繼續放任其結果的發生。所以,此時查清行為人的故意性是十分有必要的,這點是區分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及過失致人死亡的重要標志。
綜上所述,過失傷害說成故意傷害需要通過兩者的區別來進行認定,故意傷害需要通過前期的勘察和調查取證,然后進行鑒定,并對案件進行處理等環節,只有在通過查實了嫌疑人的犯罪事實,才可以將嫌疑人移交到檢察機關,并依法提起公訴。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幾年
故意傷害罪拒不賠償怎么辦?
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員工請事假,公司是否有權不批
2021-03-26公司墊付醫藥費的是否需要償還
2021-03-19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