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二)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通知19、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函(1981年8月14日)
二、孩子改名后,父親或母親仍應該支付撫養費。
父母離婚后,父母子女關系依然存在,即便孩子改隨他姓,這種父母子女關系也沒有發生變化,父親對改名后的孩子仍然負有撫養義務。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發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九條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根據上述規定,孩子改名后,父親或母親應該繼續支付撫養費,不得以孩子已經改名為由抗辯。該條同時規定,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但這必須以訴訟為前提。
三、變更未成年子女姓名權。
《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姓名權是一項重要的人格權,主要包括姓名決定權、姓名使用權、姓名變更權。未成年子女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具體到姓名權尤其是姓名決定權、姓名變更權上,“子女出生及其未成年時期,其姓名的選擇是父母基于親權決定的”。父母代為行使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決定權、變更權的權利,即為未成年子女命名權。
對于剛出生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之未成年人,姓名及變更由父母決定。所有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權均由其父母代為行使。
子女姓氏一旦確定,父母任何一方都不得單方改變。即使父母雙方離婚后,子女同一方共同生活,同子女生活的一方也不得單方改變子女的姓氏。根據有關司法解釋,離婚后,一方再婚而未征得生父或生母同意,擅自將子女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子女撫養糾紛訴至法院的,法院可以責令恢復子女原姓氏。
四、成年子女有權決定自己的姓氏。
子女一旦具有了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即年滿18周歲,或雖未年滿18周歲,但已滿16周歲且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則子女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自己的姓氏的權利。父母雙方不得進行干涉,不得強迫更改子女姓氏或強迫子女不得更改姓氏。
引用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