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參加人和訴訟參與人具體是指哪些人?
民事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共同訴訟人、第三人、法定代表人和訴訟代理人(法定訴訟代理人、指定訴訟代理人、委托訴訟代理人)。
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表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二、民事訴訟參加人的義務有哪些?
(一)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
1、原告起訴必須符合受案范圍和法定起訴條件。
2、被告應當應訴,經法院傳票傳喚必須到庭。
3、委托訴訟代理人,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授權委托書,并明確特別授權的內容;委托律師代理訴訟的,必須委托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律師。
4、提出申請回避,應說明理由。
5、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6、當事人舉證,應當在人民法院規定的舉證期限內進行。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交原件或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品、照片、副本、節錄本。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7、對案件提出管轄異議的,應當在法定答辯期內提出。
8、申請案件執行的期限,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
9、離婚案件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當事人不得另行結婚。
10、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穩私的證據,當事人有義務保密。
11、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依法交納訴訟費和其它應當支付的費用。
(二)當事人必須遵守訴訟秩序
1、遵守法庭規則和法庭紀律。
2、不得偽造、隱藏、毀滅證據。
3、不得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或者賄買、脅迫他人作證。
4、不得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不得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
5、不得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
6、不得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人員執行職務。
7、當事人必須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決、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
一場民事訴訟活動當中不可能只有原被告兩位參與人,法官,書記員等這些都參與了民事訴訟活動,包括在訴訟活動當中作證的這些證人。不過,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參加到民事訴訟活動當中的,無關人員就沒有權利隨便在訴訟活動中發表意見。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行政許可聽證參加人有哪些
民事訴訟做偽證后果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商鋪拆遷補償你知道你應該拿多少錢嗎
2021-01-27賓館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25戶口已遷出可否分得拆遷安置房
2021-02-11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措施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