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參加人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參加人是指除當事人以外的參與民事訴訟并在訴訟中享有一定訴訟權利、負擔一定訴訟義務的參與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訴訟參與人:
1、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當事人(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和被告)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2、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3、行政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和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二、民事訴訟參加人與民事訴訟當事人的區別是什么?
民事訴訟當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及第三人等。
訴訟參加人是訴訟當事人及相關的訴訟代表人。
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表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有訴訟權利能力的人,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當事人。訴訟權利能力,是指享有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能以自己的名義起訴、應訴的資格。有訴訟權利能力的人進行訴訟時,還必須有訴訟行為能力。訴訟行為能力是指能進行訴訟行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的能力。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一般與民事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相適應,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即有訴訟權利能力;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即有訴訟行為能力。
訴訟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訴訟行為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又有所不同。訴訟權利能力是指作為民事訴訟主體的資格,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作為民事權利主體的資格;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是訴訟主體維護自己的民事權利而進行訴訟活動的能力,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行使自己的權利和進行民事活動的能力;訴訟行為能力只有有或無之分,民事行為能力則有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之別,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為一定的民事行為,但不能為任何訴訟行為。
正常情況下,只要是參與民事訴訟進程的人員都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參加人員,但是負責審理判定民事案件的法官等法院的工作人員只能算作是工作人員,并不是民事訴訟的參加人的范圍,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民事訴訟的參加人都是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哪些人不能作為民事訴訟證人?
民事訴訟中哪些人可以提管轄權異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企業改制的方式
2020-12-27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脅迫結婚的應怎么離婚
2021-02-10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