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張北縣律師 武安市律師 趙縣律師 江東區律師 啟東律師 平山縣律師 康保縣律師
民事訴訟案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案件,一般的合同糾紛、婚姻糾紛、財產糾紛等都屬于民事訴訟的范疇,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需要申請民事訴訟來維護當事人的權益。那么如果當事人對于民事訴訟一審的結果不服,就需要申請再審,然而再審需要一個期限,在這段期限內才能申請再審。那么民事訴訟法中申請再審期限的規定是什么?這個問題,律霸小編為你解答。
過往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提出。對此沒有規定例外情況。
2007年修改民事訴訟法時,有的提出,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二年后才發現某些再審事由的情形,一律按照“二年內提出”的規定,限制申請再審,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因此,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在第一百八十四條中增加規定“二年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2012年8月31日發布了民事訴訟法。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作了修改。
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從三方面對之前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是將二年的申請再審時間縮短為六個月;
二是將后來才可能被發現的再審事由增列為四種;
三是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的申請再審時間延長為六個月。
需要明確的是,目前本條規定中,申請再審的六個月時間限制為不變期間,不存在中斷或中止的情況。
一般六個月的期限是從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時才開始起算的。
但在以下四種情況下,當事人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期間及其起算點是不同的:
第一,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二,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三,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四,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目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既符合我國民事訴訟司法實踐的要求,也有其他國家民事訴訟法的類似制度可作比較。在大陸法系的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都有再審期間的例外規定。例如,德國、日本民事訴訟法和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原審訴訟中未經合法代理的,即使已經超過了再審期間,當事人仍然可以依據這一再審事由申請再審。
綜上所述,2012年頒布的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作了又一次修改。基本上是以六個月為限。原來2年的時間縮短為6個月,3個月的時間延長為6個月,主要的計算時間是從一審判決之后開始計算,也存在4種計算時效不按照一般計時方法的,具體參照上述規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對“民事訴訟法中申請再審期限”問題的解答。
申訴和再審有什么區別?
民事訴訟申請再審有哪些條件?
民事再審申請書格式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2021-03-25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拆遷安置房名額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0-12-27高速公路紅線內是否一定要拆遷
2020-11-25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22訴權屬不明的老房拆除重建排除妨害難獲支持
2020-12-252020年舊城改造拆遷補償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