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吳興區律師 廣宗縣律師 香洲區律師 啟東律師 陽原縣律師 洞頭縣律師 嶗山律師
解決日常糾紛的方面有很多,大多都是私下協商,此方法保密性較強,但是只能依靠雙方的誠信,不能依靠國家強制力。然而,通過提起民事訴訟來解決的也越來越多,因為訴訟與其他方法相比,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權威性。另一方面訴訟費用也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律霸在本文中主要為你介紹民事訴訟法院受理費。
一、訴訟費包括兩個方面:
(一)案件受理費。就是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當事人提出的訴訟后,依法向當事人收取的費用。案件受理費可分為:
1、非財產案件受理費,如離婚、侵犯公民肖像權、名譽權等因人身關系或非財產關系提起的訴訟時,人民法院依法向當事人收取的費用。
2、財產案件受理費。如債務、經濟合同糾紛等因財產權益爭議提起訴訟時,人民法院依法向當事人收取的費用。
(二)其他訴訟費用。人民法院除了向當事人收取案件受理費外,還應收取在審理案件及處理其他事項時實際支出的費用。主要包括:
1、勘驗費、鑒定費、公告費、翻譯費(當地通用的民族語言、文字除外)。
2、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在人民法院決定開庭日期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費。
3、采用訴訟保全措施的申請費和實際支出的費用
4、執行判決、裁定或者調解協議所實際支出的費用。
5、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其他訴訟費用。
二、民事訴訟法院受理費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準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準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準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具體交納標準。
以上是小編為你做的介紹,關于“民事訴訟法院受理費”這一問題你是否清楚了解呢。小編為你總結至此,想要知道你提起訴訟的相關費用,首先要了解你所涉及案件的類型,大致分為財產型和非財產型。其次要注意的,財產類案件的受理費用是根據你的訴訟請求所提出的金額決定的。另一方面,一審案件的訴訟費用首先由原告預交,最后由判決結果的敗訴方承擔。
民事訴訟費用由誰承擔?
訴訟費用計算錯誤是否可以上訴,包含哪些方面
訴訟費與律師費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法院還會調解嗎
2021-02-18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