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的探視權是什么,離婚后拒絕探視如何處理
探視權,又稱探望權是《婚姻法》根據我國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新創設的一項身份權利。
探望權與直接撫養權相對,是基于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一種派生權利。
夫妻離婚后,基于婚姻關系的各種身份權、財產權歸于消滅,但是離婚并不能消滅父母和子女間的身份關系。
探望權不僅可以滿足父或母對子女的關心、撫養和教育的情感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來,及時、充分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更好地對子女進行撫養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和非直接撫養方的溝通與交流,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
離婚后拒絕探視如何處理
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豐富,被探望子女可能會認為定期由其他人員陪同的探望不僅會影響學習,而且會在同學或其他人中產生不必要的議論,強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絕、躲避探望。
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還有可能因為受直接撫養方父或母或其他親屬的挑唆而不愿接受探望。
對此,應堅持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則執行,充分尊重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和感受。
《婚姻法》增設探望權的本意,主要是為了保護離婚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探望者與被探望者雙方都必須有情感交流,關愛心理傳遞的需求,如果在被探望者沒有這種需求或者反對探望的情形下強制執行,勢必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1、對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行使探望權的,法院應當就探望權的行使時間、方式及其他有關問題征詢未成年子女的意見,同時結合其他實際情況判決和執行;如果子女系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原則上應按照當事人的協商及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方案進行判決和執行,但也應當充分考慮子女的感受。
如果被探望子女明確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則可以借鑒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區別情況對待。
2、對不滿7周歲的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原則上按照協議或者法律文書的規定執行,不必征求子女的意見,但應考慮子女的感受。法院可要求直接撫養方就探望方的探望行為對子女有害進行舉證,否則法院可依法要求直接撫養方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這樣做能夠有效防止有人故意影響孩子的判斷以達到阻撓探望的目的。
因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不能獨立地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即使有,也很容易受到哄騙、離間甚至威脅,意思表示未必真實。
3、對已滿7周歲的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法院應在其父母回避的前提下征詢其意見。讓其能較為真實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法院還應當走訪老師、鄰居、居委會等,以探求其真實意思。
如果證實是因受挑唆或者威脅而拒絕探望,法院應同意探望方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可以根據情節決定對直接撫養方采取批評教育甚至是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勒令其改正錯誤,說服子女同意探望,以保障探望權的實現。如果證實是已滿7周歲的孩子獨立自主地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直接撫養方仍應對孩子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盡量使其接受探望。如果孩子仍然拒絕探望,則不能強制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什么是婚姻法中的探視權和離婚后拒絕探視的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按照約定在其短時間共同生活的權利。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