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教唆他人與自己一起自殺
22歲的鄧某和20歲的鄒某(女)二人談戀愛,但因鄒某家庭社會地位比較低,所以二人的戀愛受到了男方鄧某家長的強烈反對。鄧某是個孝子,不忍心違背自己父母的意愿,于是拿來了兩瓶毒藥,一瓶毒藥是真的,另一瓶毒藥是假的,鄧某把真的可以致死的毒藥給了鄒某,自己拿著假的那瓶毒藥。
鄧某對鄒某說:“既然我們今生無緣再一起,那我們就一起喝下這毒藥,那么我們就可以相約來世了。”鄒某覺得自己很是幸福,能與自己心愛的男人一同死去,所以與鄧某一同各自喝下自己的那瓶毒藥。毒藥喝下去后,鄒某便毒發身亡,鄧某則茍且偷生。
爭議焦點:教他人自殺是否為故意殺人罪
對于鄧某的行為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鄧某的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理由是雖然鄧某買了毒藥,給了真的那瓶給鄒某,是鄒某自己選擇自殺,與鄧某無關,鄧某充其量只是幫助鄒某自殺,為鄒某提供自殺的工具,但是最后選擇死亡的決定權其實還是在鄒某,故鄧某的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鄧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理由是鄧某教唆鄒某自殺的行為達到了間接正犯的程度,鄧某成立故意殺人罪。
律師說法:如何認定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贊同第二種觀點,認為鄧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理由如下:
第一,鄧某的行為是屬于教唆鄒某自殺的教唆行為。一般而言,教唆他人自殺并不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一般人不會輕易自殺,尤其是20歲的鄒某已經成年,知道自殺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在一般情況下,別人教唆鄒某去自殺的行為不會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鄒某有自己的辨別能力,有選擇死與不死的自由。但是在本案中,鄒某卻因鄧某的教唆自殺而死亡。本案中鄧某教唆鄒某自殺已經具有間接蒸飯標的情形,達到了間接正犯的程度。
第二,所謂間接正犯是指間接實行犯利用他人的行為來實現自己犯罪目標的這種情況。間接正犯的成立有三種情況:一是利用威逼來實現對方是自己的工具,最后實現自己的犯罪意圖;二是利用欺騙來實現對方是自己的工具以達到自己的犯罪意圖;三是利用權力組織讓對方成為整個犯罪過程中的棋子或者是工具而予以隨意的調派和使用的情況來實現自己的犯罪目的。本案中的間接正犯屬于第二種情況,鄧某是利用欺騙的手段來實現鄒某是自己的犯罪工具。鄧某欺騙鄒某說要與其一起殉情,鄧某欺騙鄒某使鄒某對自殺的行為產生了認識錯誤,具有間接正犯的性質,所以鄧某構成故意殺人罪。
綜合上面的介紹,教他人自殺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要看是否具備故意殺人罪的要件。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如何認定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現執業于湖北省規模最大之一的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湖北省律師協會會員,法律援助中心律師。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持“專業、專一、專情,為您的事而專”的執業理念,以深厚的法學功底為依托,以豐富的辦案經驗為拐杖,以當事人最大利益為導向,為當事人提供辦案最專業,服務最美好,最優質的法律服務。執業以來以專業化、品牌化、團隊化為發展方向,致力于致力于勞動、人損、建設工程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并辦理了大量的勞動爭議、人損、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專業法律支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誠信、責任的品質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獲得了當事人的信賴和好評!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學籍檔案證明樣本
2020-12-23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