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的追訴時效的規定是怎樣的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
《刑法》關于追訴時效,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中國《刑法》還規定,在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以后,逃避偵查或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故意殺人罪一般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不過也有特殊的情況,也就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經過20年還被追訴不是沒有可能的。
故意殺人罪犯罪構成
(1)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奸情、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3)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4)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1、行為的非法性,即沒有非法阻斷的理由。有合法依據的行為則不能成立故意殺人罪,如正當防衛中殺死不法侵害者、對死刑犯依法執行死刑等。
2、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行為可以是積極的作為,如匕首殺人、利用他人或動物殺人等;也可以是消極的不作為,如母親不給嬰兒喂奶導致其餓死、有贍養義務的人對被贍養人不讓吃喝致使被贍養人死亡等。不作為方式的故意殺人比較少見,一般要求行為人對防止被害人的死亡負有特定義務為前提,這種責任或義務的形式或者基于身份、職務,或者基于先前行為,如一成年人帶一未成年外出,在遇野獸侵害時,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放任其死亡結果的發生,就是以不作為的方式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
3、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在犯罪既遂的情況下,行為必須與死亡結果之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故意殺人的行為方式,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前者指使用犯罪工具或不使用犯罪工具,以積極的或者攻擊性的行為殺害他人,后者則是指以消極的,應當履行某種特定的作為義務而不履行,使他人死。在司法實踐中,前者的認定一般不困難,而后者的認定則要復雜得多。問題的復雜性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如何認定被告人是否負有防止或阻止死亡發生的義務,另一個是如何認定被告人的不作為與死亡的因果關系。
《刑法》理論上,關于確定行為人負有特定的作為義務的根據,一般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上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
2、由于行為人的職務或業務而產生的實施其職務或業務上規定的活動的義務。
3、由于行為人實施的法律行為,而引起的義務。
4、由于行為人先前實施的行為,使某種合法權益處在遭受嚴重損害的危險狀態,該行為人就負有采取積極行為阻止損害結果發生的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故意殺人罪的追訴時效的規定是如何的”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刑法》的規定,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究刑事責任的追訴時效是經過二十年。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工地要賬堵門犯法嗎
2021-03-14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2020-11-11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劃撥土地上房產證到期怎么辦
2021-01-27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非居住房主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