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底,哈爾濱市有一對老年夫妻,丈夫在臨終前立了一份自書遺囑,主要內容包括:“由長子全權處理自己的后事,所余錢物由兩個兒子平分。住房已經買下,戶主也是本人,我老伴兒對此房只有居住權,可在此居住至終老,房子最后由長子繼承……”遺囑中沒有涉及妻子季某的繼承份額。老伴兒去世后,季某越想越不對勁,找兒子協商重新進行財產分割也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季某訴至法院,要求把住房判歸自己,同時要求將自己與丈夫的共同財產依法分割。法庭上,母親和兩個兒子展開了激烈辯論。季某懷疑遺囑是假造的;兒子則辯稱,父母結婚37年,母親一直沒有工資收入補貼家里,現在的積蓄全部是父親的。但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都不能充分證明自己的主張。法院經過詳細審查,認定原告及被繼承人生前的住房以及名下的存款、國庫券、家具均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共有,而且雙方未就財產問題進行事先約定,因此應屬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據此,法院依法作出如下判決:
1、住房產權的一半歸季某所有,另一半歸長子所得;
2、被繼承人名下存款的一半歸母親,另一半扣除長子墊付的喪葬費后由兩個兒子平分;
3、家中家用電器等物品一半歸季某,另一半由兩個兒子平分。
【律師點評】
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把遺囑當作分割家庭財產的重要依據,一般不會發生爭議。即使引起訴訟,法院也會把遺囑作為處理家庭財產繼承糾紛的重要書證來對待。通過確認遺囑是否有效,依法進行審理和判決。本案中,老人臨終前留下了一份遺囑,但遺囑的內容卻違犯了法律規定。
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本案中遺囑的內容顯然侵犯了季某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合法權利,因而這部分內容是無效內容,不具有法律效力。
基于此,法院在處理此案時,沒有完全按照遺囑去分割財產,而是在查明這對老夫妻雙方既無婚前財產,又未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約定財產歸一方所有,也無其他財產應當歸夫妻一方的情況下,認定這部分財產屬夫妻二人的共同財產,并用判決的形式依法分割家庭共有財產的一半給原告。
這一判決是合法合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自訴狀(樣式)是怎樣的
2021-01-30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雙規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雙規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6刑滿釋放人員還能領取養老金嗎
2021-02-09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怎么處理?
2021-02-12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