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的延期審理法律依據(jù)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diào)取新的證據(jù),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diào)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其解釋如下:延期審理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由于發(fā)生了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致使人民法院不能在原定的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時,人民法院把已經(jīng)開庭審理的案件,改到另一日期進行審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如果確因突然患病等正當理由沒法到庭,審查證據(jù)、認定事實等就難以進行,這將影響人民法院正確裁判,因此,可以延期審理。
2.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diào)取新的證據(jù),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diào)查的可以延期審理。
4.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比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期或者繼續(xù)開庭審理等。
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對下次開庭審理的日期和地點能夠即時確定的,應當當庭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能即時確定的,可以在確定以后另行通知。
司法實踐中,發(fā)現(xiàn)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準備的重要內(nèi)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并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者中止訴訟。決定延期開庭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制作裁定書,發(fā)給當事人。原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zhì)物
2020-11-20離婚財產(chǎn)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guī)定
2020-11-11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18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國內(nèi)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法律規(guī)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企業(yè)財產(chǎn)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保險公估人業(yè)務有哪些
2020-12-18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保險理賠申請時要注意四要素
2020-12-07未按土地出讓合同時間竣工怎么處理
2021-02-03工業(yè)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