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案件發回重審的次數是否有限制?
行政案件發回重審的次數是有限制的,只能有一次?!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所以,二審行政案件發回重審的有關規定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的規定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0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可以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1、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2、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二、行政案件的特征是什么?
一是審查的對象是特定的。《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這是行政訴訟的特有原則,根據該原則,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做為審查對象,就是說行政訴訟庭審只審查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而不審查行政機關的其他行為,或是行政管理相對人的違法行為;只解決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問題,除法律特別規定的行政處罰顯失公正之外,具體行政行為合理性問題原則上不作為庭審的內容。
二是舉證責任是限定的。在行政訴訟中,法律規定要求被告行政機關負舉證責任。這也是行政訴訟有別于刑事訴訟、民事訴訟的突出特征。
三是庭審內容是有確定范圍的。行政訴訟庭審的內容,就是要按照《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定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法定標準和條件,緊緊圍繞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這一中心進行,看因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發生的行政法律關系是否應該成立,有何事實和法律根據,進而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作出判斷。
四是行使審判權方式獨具特色。
既然已經被發回重審,那就說明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查以后也確認一審的判決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發回重審后改判的可能性還比較大一些,但是,無論是行政還是其他的案件,對重審結果有爭議的,只能按上訴程序處理。
商標宣告無效行政案件由哪個部門受理?
發回重審對法官的影響有哪些?
案件被發回重審可以取保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的不可撤銷的效力
2020-12-20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動產抵押具有追及力嗎
2021-02-04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