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殺人罪犯罪構成是什么
1、故意殺人罪的客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本罪的對象只能是有生命的自然人。
2、故意殺人罪的客觀要件
首先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殺人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借助一定的兇器,也可以是徒手殺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險方法殺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應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其次,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即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第三,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故意殺人罪的主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4周歲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故意殺人罪的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是量刑的情節。
二、怎么處罰故意殺人罪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于實踐中會有各種各樣的殺人行為,犯罪的起因、性質以及殺人的方式方法也都多種多樣,處罰當然也是不同的。雖然故意殺人罪的最高處罰為死刑,不過并不是只要犯此罪就一定會對行為人判處死刑,還需要考慮到實際的犯罪情節,比如可能出現未遂、中止的情況,當然也有可能存在自首、立功等情節。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故意殺人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被驅逐出境流程
2021-02-14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被工友誤傷可以雙賠嗎
2021-03-20法律顧問費能抵扣嗎
2021-01-17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