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罪的責任承擔
近年來,網絡誹謗案曾在多個地區發生。其責任應該如何劃分?由誰來承擔誹謗的侵權責任呢?
網絡誹謗罪,由于法律對于網絡誹謗這種新型犯罪的相關規定尚不完善,網絡誹謗案件在辦理中經常面臨“不作為”和“亂作為”指責,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逮捕嫌疑人、自訴案件卻由檢察機關公訴等現象更是社會各界爭論的焦點。
網絡誹謗的責任承擔者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誹謗言論的作者;另一部分是誹謗言論的傳播者。編造誹謗言論者,自然會被起訴誹謗,那些只是用手指輕輕一按,通過電子郵件把這些言論轉而傳遞出去的人,也可以被起訴誹謗。傳播者或許會覺得不公平,認為言論又不是他寫的,他做的只是將信息傳送(forward)出去。但是應該考慮到,當他接獲誹謗言論時,可以讀過就算了,即讀過后就將有關言論刪除,但他卻選擇將之傳播出去。每傳出去一次,在法律上就等于一次發表或散布(publication),所以應承擔法律責任。只要起訴人有辦法查出傳播者的真實身份,傳播者就可能被起訴。
只要事實存在,兩者都構成誹謗,誹謗罪需情節嚴重,前者一般是道歉,后者就需要負法律責任了。
實施網絡誹謗,是一種損害公民人身權力的惡意犯罪,它給被害人造成的傷害后果是嚴重的,其所帶來的社會危害也是較大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規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一)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兩高解釋》第一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二)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該解釋第二條: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刑法》二百四十六條明確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由此可見,對網絡誹謗犯罪予以制裁的法律規定是明確而又具體的。
哪些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
1.泄露并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
3.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誹謗罪的具體知識的介紹,對于誹謗罪我們最后有對這方面引起重視,不要隨意參與這方面的言論,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那么希望幫助到大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債權能否轉讓
2021-03-06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地鐵拆遷城中村的拆遷補償可以參考城市房屋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