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告已經知道開庭時間應該準備什么?
原告已經知道開庭時間應該準備本人的身份證件,《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二、民事訴訟的流程
(一)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
1、 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 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 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二)民事訴訟二審程序
1、 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證據交換。
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又告訴庭審查后直接進行裁決。
2 、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
日常生活當中對于這樣的一種原告,在民事訴訟方面的話,是可以主動的提供一些證據的,這個時候已經知道了開庭的時間,那么就需要做好一個非常充分的準備,當然如果有律師的話,還可以和律師來積極的溝通,這樣的話會讓自己更有底氣。
刑事案件檢察院抗訴案件開庭時間是多久?
確定了傳票開庭時間可以改嗎
開庭時間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名字選取姓氏有哪些規則
2020-12-25移送的行政協議案件還可以再移送嗎
2020-12-22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公司惡意收購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18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