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過當界限及其罪過形式是什么
一、防衛過當的界限
1、要弄清所使用的防衛手段是否適當,首先有必要了解評判該種適當性的標準是什么。
就以往的防衛限度標準而言,其以刑法理論上的必需說和基本相適應說為根據,要求防衛行為既要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行為為必要限度,又要與不法侵害行為在性質、手段、強度及后果上基本相適應。這樣便自然得出一個結論,即對于徒手侵害行為不能使用銳利器械進行防衛,否則容易造成超過必要限度的損害后果,形成防衛過當。十多年的司法實踐情況表明,基本相適應說的主張雖然具有限制防衛人濫用防衛權的合理之處,但其在實踐中的負面作用較大,客觀上不利于有效保護正當防衛人的合法權利。
2、基于刑法從立法上明確規定,防衛行為在力度上可以超過侵害行為,只要沒有明顯超過足以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并造成重大損害的,都是正當防衛。很顯見,新刑法突破了基本相適應說的局限,放寬了正當防衛的限度標準,完全采取了必需說的立場。根據這一新的立法精神,筆者認為對于防衛手段適當性的要求也應有所變化,即對于徒手侵害行為,一般情況下是毋需動用銳利器械致人重傷甚至死亡的。
但是,如果侵害者身高力大,防衛者明顯體弱力薄,或者侵害者人多勢眾,防衛者卻孤立無援,在這些弱不敵強或寡不敵眾的特殊情況下,防衛者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權利免遭不法侵害而使用銳利器械反擊徒手侵害的,也應當認為是實施防衛行為所必需的,因而是合法允許的。
3、易言之,如果我們排除基本相適應說的思維慣性的影響,從刑法所確立的注重防衛必要性和目的性的角度來考慮,則不難作出這樣的判斷。
二、防衛過當罪過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過失
“防衛過當是以正當防衛為前提的它是在保護合法權益,制止不法侵害過程中出現的,這種目的的合法性和防衛行為有益于社會性不可能與犯罪故意的罪過共存于防衛人的主觀心理中,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可能是過失。同時由于防衛人對制止不法侵害造成的損害結果已預見其合法性,而沒有預見其可能產生的非法性。因此,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只能由疏忽的過失而構成。
2、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不能是故意
正當防衛的正當性排除了防衛過當的主觀罪過,在防衛過當的情況下,由于情況緊急,“必要限度的超過只能是行為人的過失,即行為人在正當防衛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輕信能夠避免,以致出現超過必要限度?!?/p>
3、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也可能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防衛過當時,防衛人雖然是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卻是出于防衛意圖,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故意實施防衛行為。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發生超出必要限度的危害結果而希望和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具有了防衛過當中的故意罪過。那些斷然否定防衛過當也有故意情況的說法,忽略了防衛過當的復雜性,是不正確的。
4、疏忽大意的過失,過于自信的過失,也可以是間接故意,但不能是直接故意
目前已在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該觀點認為,如果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包括直接故意,那就意味著防衛人在實施防衛行為之初,就已經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嚴重危害社會的后果,而積極地追求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否認了防衛過當具有正當防衛的前提,也失去了防衛行為出發點的正當性。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