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再審被駁回,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該抗訴期無期限規定。
人民檢察院對于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院建議或者抗訴。
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院建議或者抗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1.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2.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3.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4.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二、民事案件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再審
申請再審的條件如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民事案件再審啟動的是審判監督程序,這只是糾正生效裁判錯誤的法定程序,它不是案件審理的必經程序,也不是訴訟的獨 立審級。而對于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原裁決的執行。根據民訴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基于審判監督權提起再審的人或機關是: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及審判委員會、上級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證征地補償多少錢
2020-12-01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無證經營罰款多少錢
2020-12-08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