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家賠償中的職務主體有哪些
我國國家賠償中的職務主體包括國家,即對于國家機關,含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其違法執行職務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權取得國家賠償。賠償的費用是來自國家財政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國家賠償法第四章詳細規定了國家賠償的方式和計算標準。主要是以支付賠償金為主,還有返還財產、恢復原狀、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具體條款如下:
第三十二條 國家賠償以支付賠償金為主要方式。
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三條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第三十四條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三)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生活費的發放標準,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執行。被扶養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至十八周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生活費給付至死亡時止。
第三十五條 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國家賠償的問題需要自己多加了解,因為自己的問題處理會存在差異性,一旦自己的資料準備的不充足就會導致問題的處理出現失誤,自己的利益維系就會喪失法律上的主動性,會直接造成自己的利益維護出現不小的問題,因此自己需要學會求助于他人。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房子遭強拆國家賠償申請書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1-03-10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