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大家都知道,各司其職,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需要遵循自己的責任。當然大家比較熟悉的責任,可能就是國家工作人員所需要履行的法定職責,但是確實有人拒絕履行自己的法定職責,這個時候大家想了解一下。拒絕履行法定職責在我國包括哪些?
一、理論定位: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外延和內涵
目前的行政法學界,將“不履行法定職責”解釋為行政不作為的違法行政行為是一種比較公認的觀點。不履行法定職責是指行政主體負有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負擔設定的職責,有義務、有能力履行而沒有履行或不徹底履行的行為或事實狀態。 “不履行法定職責”為我國行政訴訟法采用的標準用語,從語義上看,“不履行法定職責”是一個總括性的概念,其外延和內涵主要為:拒絕履行法定職責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
(一)拒絕履行法定職責
拒絕履行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對相對人的申請事項,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辦理也不拒絕或毫無理由的推諉不管的狀態,因行政行為的不同樣態而有所不同。對于有法定期限的行政行為,行政機關只有超出法定期限拒絕履行的,才屬于拒絕履行;對于沒有法定期限,但是有合理期限的,行政機關只有超出合理期限拒絕履行的,才屬于拒絕履行。 這是因為,行政機關雖然有拒絕行為,但是如果行政機關在法定或者合理期限內履行的,法律仍然是允許的。對于合理期限的判定,適用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第47條關于“2個月”的規定,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于沒有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的,或者需要行政機關即時履行的,則不受此限制。
(二)拖延履行法定職責
拖延履行法定職責是指行政機關在法定或者合理的時間內以不作為的方式不履行行政義務。在審判實踐過程中,則可表述為在對于相對人要求履行法定職責的申請,雖然在一定期限內同意辦理,但實際上拖延辦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采取行動,且這種拖延無正當理由或理由不充分。如超過法定期限作出行政決定或者長時間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無果等情形。拖延履行法定職責雖然最終作出了行政行為,但是卻違背了行政法律法規對時間和期限的基本要求。考慮到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職責、相對人權益的保護等因素,行政主體拖延行政當屬違法行政之舉,需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其他幾種特殊情形
履行不能。履行不能是指行政機關由于特定原因,客觀上已不可能履行法定職責。例如行政機關收到當事人申請之后,由于機構改革,不再承擔相應的法定職責。對于履行不能的,申請人可以申請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履行不能不屬于不履行。
預期不履行。預期不履行是指行政機關在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間屆滿之前,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將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對于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有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的,行政機關即便明確表示將不履行法定職責,但由于其仍然在期限內,其表示并不具有最終效力。對于預期不履行的,亦不屬于不履行。
不適當履行。不適當履行是指行政機關雖然實施了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但是沒有達到履行目的的情形。例如,公安機關接到報警稱某租房內可能有人自殺,公安機關查看后認為沒有異樣隨后離去,公安機關走后有人自殺了。對于不適當履行,應屬于廣義上的“不履行”。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確保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依法執行,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就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被執行人、協助執行義務人、擔保人等負有執行義
務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處罰。
第二條 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采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后仍拒不執行的;
(二)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六)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七)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八)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第三條 申請執行人有證據證明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認為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的,以自訴案件立案審理:
(一)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侵犯了申請執行人的人身、財產權利,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申請執行人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對負有執行義務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條 本解釋第三條規定的自訴案件,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 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
首先,在這里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拒絕履行法定職責,肯定是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其次就是拒絕履行法定職責,它是包括幾種情形的,有的情況下是旅行不能具體的大家還可以咨詢律師。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深圳市法院關于計算遲延履行期間債務利息若干問題的復函
在履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階段存在哪些的問題及救濟途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專利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3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